close

  今日,有兩個“李寧”通過媒體同時進入我們的視線。一個是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體操王子李寧,他接受《環球時報》的專訪吐心聲:我更願意回到運動員時代。另一個是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李寧借空殼套取國家巨額資金,近日被司法機關批捕。
  為了區別起見,不妨把前者叫“體操李寧”,後者叫“院士李寧”。
  同名同姓在人口大國不算稀奇,同姓名同樣大腕級的人不被人為編排,卻以絕然不同的作為同時吸引大眾媒體的關註,進入觀眾視野卻尚不多見。出鏡的理由黑白分明,一個事業輝煌,人生境界更上一層樓;一個東窗事發,人生命運遭遇滑鐵盧。
  人們並不熟悉的“院士李寧”,其人生前半程,雖然不能比曾經創造過李寧體操時代,獲得過106個國內外金牌的李寧,但至少是業內翹首。他頭頂著“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”、“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”的光環。出事前,他擔任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、經費約200億元的重大科研專項副總工程師。
  有趣的是,兩個李寧今年都是五十有二,在“知天命”這個人生節點上往前推,他們都應該是年輕時有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今相向而行呢?
  “院士李寧”批捕後才進入公眾視野,他究竟怎樣從“最有前途的科學家”步入腐敗路徑,當等案件查處才能明曉。但我們或許可以從一直在公眾視野下成長成熟成功的“體操李寧”的人生軌跡中,找到他“知天命”的密碼。
  第一,漢城奧運末戰慘痛一跤。當年李寧從吊環上摔了下來,這一跤,結束了李寧體操時代,讓李寧經歷了當時國人尚不夠寬容的人情冷暖,使他永遠保持對輝煌的冷靜。
  第二,轉型從商步步迎接挑戰。從總經理助理到總經理,從脫離健力寶到成立李寧公司,從公司改製到香港上市,每走一步,他都以當年的拼博精神,向新的目標衝擊。
  第三,萬變角色不變恆定目標。退役後的李寧最想辦一所體操學校,走上從商之路後,從助手到董事長,他始終離不開體操,以數億資金支持各地體操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。
  作為“院士李寧”,如果不是一路高歌,大概不會成為最年輕的院士。他的職業身價和“吸金”能力節節攀升,職業良心和學者品質卻一步步淪喪,最終編離了獻身科學的航向。
  “讓我們從頭再來”,“體操李寧”的每一塊金牌都是從頭再來,在商界每一步成功更是從頭再來。這種歸零心態,也許就是許多成功人士掌握命運的神器。而“院士李寧”,本應該具有科學理性精神,卻被金錢裹挾住可以大有作為的手腳,重重地跌進了人生的低谷。
  “知天命”本來是個主觀話題,但“體操李寧”的成功,卻不能忘記至少三個人。在運動員時期,他得益於著名教練張建;在初涉商場時,他得益於同樣具有體育特質的企業家李經緯;在獨立創業時,他得益於股改教授劉紀鵬。
  可是,“院士李寧”不論是作為學者還是作為主管科研的官員,他都應該在一個有序的體制內活動。當科研項目和經費像肥肉在誘惑眾生時,他卻能兼任“運動員”和“裁判員”,此時,他的上司去哪兒了?那些規章制度去哪兒了?
  文/易國祥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
  (原標題:同名“李寧”,誰知“天命”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c91ycct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